专利申请的六大误区,千万别踩雷!
专利申请的六大误区,千万别踩雷!
专利技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谋求长期发展、形成竞争优势的利器。但我们也应看到,不少发明人对专利申请仍存在着诸多误区。
专利技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谋求长期发展、形成竞争优势的利器。伴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专利对于其市场竞争的巨大作用,并开始重视起专利的战略布局、经营管理以及维权保护。但我们也应看到,不少发明人对专利申请仍存在着诸多误区,下面我们就来仔细说说。
误区1:自主研发的技术不申请专利就可拥有知识产权
其实,有这种误区的企业应该比较少。自主研发的新技术不申请专利,万一这种技术被别人发现或是别人也懂这项技术,恰巧别人就申请了专利,那么别说您不能拥有该项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很可能还会被告以侵权。在我国,专利申请也是采用在先申请原则的,研发者不先申请,就无法获得专利权,也就不受法律保护。
误区2:新产品大规模投入生产后才申请专利
陷入这种误区的人大部分都是认为新技术方案不一定能在市场站住脚,万一申请了专利,技术方案却不能实施不就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了吗。所以,他们就想着等把技术方案规模性的实施展开、新产品成型后再申请专利。殊不知,那时再申请专利已经来不及了,即使获得授权,专利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此时如果你发现有人侵权并提起诉讼,侵权人很可能会以专利申请之日技术已经被公开为由进行抗辩。你不但打不赢官司,而且以前为申请专利所花费的精力、时间、金钱统统付之东流。
误区3:专利产品的改进不需要再申请专利
陷入这种误区的后果不异于未申请专利。因为当他人尤其是竞争对手对该产品有了改进并申请了专利,反过来就限制了原专利权人产品的更新换代,这就会导致原专利权人不经意间反而变成了侵权人。此时,原专利权人就会很被动,容易受竞争对手的牵制甚至需要做出让步或妥协。
误区4:一项技术成果只能申请一类专利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类型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有的技术成果可以同时申请多种专利,像技术方案就可以同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目前实用新型专利通常7-14月就可下证,发明专利需要2年多下证。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同时申请不同类型的专利。
误区5:有了专利证书就获得了有效的专利权
在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是不进行实质审查的。保不齐在你之前已经有人申请了跟你现在申请一样的专利,但你仍可能获得专利权,只要没人提出异议就行。但是,一旦有人提出无效宣告,那你的专利绝对会被无效掉。虽说发明专利需要进行实质审查,但谁可保证专利审查部门会对全世界内相关的文献资料都进行了检索。所以,你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后,并不能保证获得一个稳定的专利权,还是需要对相关产品继续做专利布局,形成强大的专利包,如此在面对无效和诉讼时,才能有多种方案加以应对,例如拿其他专利反诉讼或谈判等等。
误区6:技术方案交待不清楚
这点是众多企业出现较多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准备点资料给代理机构就行,他们会把技术方案交待清楚,但是这样难免会给专利代理人制作正式专利申请文件带来困难,万一重要点没提及到不就更麻烦了吗。发明人可能觉得提供过多的技术方案,万一被泄露了怎么办。发明人一味的保密,害怕多透露一点技术信息给代理人,而恰恰忽视了公开不充分的问题。大量的案例表明,如果一件专利申请被审查员以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为由而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则这件专利申请有98%的可能被驳回。这一点希望引起发明人的高度重视。
以上六大误区,你都get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