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个账本 看企业发展活力与信心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8%、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3%。成都经济起步争先,态势良好。

  全市经济实现稳健起步良好开局具备诸多支撑因素和有利条件。一直以来,成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建圈强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位势能级持续提升。日前,成都出台的30条政策措施,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措施涵盖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支持重点行业稳定发展、强化服务业企业帮扶激励、促进外资外贸更好发展、支持市场主体扩大项目投资、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要素保障、优化为企服务营商环境8个方面,“真金白银”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健康发展,保障成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在30条政策措施出台的当下,记者进行了走访,看到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企业发展的信心。而活力与信心,记录在这3个账本里。

  01

  减税账本

  减税降费带来的“真金白银”

  让我们顶住压力“逆风成长”

  2022年是“减税降费大年”。新出台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阶段性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扩大“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范围至个体工商户和小型微利企业等政策,一系列退税、减税、缓税政策,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成都出台的30条政策措施也指出,要落实好国家的这些好政策。好政策面前,企业有哪些获得感?对未来又有怎样的打算?从这两家成都制造业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账本中,可以看到“顶住压力逆风成长”的信心。

  制造企业

  两年减税缓税200多万元

  给了企业大胆创新的底气

  走进成都华西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的制造车间,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车床,生产秩序井井有条;成品仓库里,机械臂运输着货品,将一个个制作完成的零件码整齐。

  在生产车间中,企业总经理尹泽刚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作为制造业企业,所承接项目多为分包项目,收款周期在一年半左右,给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了一定压力,且受到疫情影响,导致与企业合作的下游公司付款周期拉长,需要更多的成本去贴现,企业经营面临着重重压力。

  尹泽刚表示:“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是税收优惠帮助我们提振了发展信心。自去年的制造业缓税政策推出以来,武侯区税务局的干部第一时间为我们送上了优惠政策,至今已为企业缓缴各项税费80余万元。此外,2020年至2021年,我们累计享受了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630万元左右,节省企业所得税费约150万元,让我们能够顶住压力逆风成长。”

  说起接下来的企业规划,尹泽刚表示: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给了企业大胆创新的底气,这笔资金助力公司在2021年成立了“华西流体控制技术(工程)研究院”,今年,公司将着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建立起行业技术优势,研发出更多专利技术,让企业在阀门行业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小规模纳税人

  税费减免2万多元

  还一次都不用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距离都江堰市区10多公里的赵公山上,张明棋正靠在摇椅上品茶,春日的阳光暖意渐浓,远处的雪山尽收眼底。返乡创业的他,短短数年,就把这家名为“张家小院”的农家乐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寻寻觅觅,突然发现诗和远方就在家门口。感谢好政策,去年我们不仅享受到税费减免2万多元,办税缴费还一次都不用跑,连发票都能免费寄送到家,这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安安心心找创意、做推广。”张明棋跃跃欲试。

  谈及未来的发展,张明棋信心十足。“近年来税费优惠的好消息不断。从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到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再到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如春风化雨,让我们负担更轻,动力更足。我们要再加把劲,做出更多的特色来,在家门口描绘诗和远方,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02

  融资账本

  拓宽企业融资路径

  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日前成都出台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30条,政策提出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支持“蓉易贷”围绕重点产业链及细分领域推出专项支持产品。同时,支持企业直接融资,拓宽企业融资路,为企业融资引“活水”。融资政策“组合拳”之下,企业如何破解融资难题?从这两家成都高新技术企业的账本中,可以看到,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

  中小微企业

  “蓉易贷”首个专属产品落地

  企业贷款额度更“蓉”易

  “真是太及时了,通过‘蓉易贷’专属产品,我们新增了200万元的信用贷款。”昨日,获得“蓉易贷”资金支持的成都谐盈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对记者说。企业新增的这200万元信用贷款的资金支持,便是农业银行成都分行根据“蓉易贷”要求推出的首个“蓉易贷”专属产品。

  “蓉易贷”普惠金融工程是成都市着力打造的政策性标杆产品,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可得性和普惠性。农行成都分行在“蓉易贷”框架下,率先推出了农行“蓉易贷”专属产品。作为首个“蓉易贷”专属产品,农行“蓉易贷”专为注册地在成都抵押物不足的小微企业设计,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担保费率,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记者了解到,该产品引入银政担模式,通过风险分摊方式,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

  来自成都市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自上线一年半以来,“蓉易贷”为3.13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417.14亿元,同时贷款平均利率仅4.18%,低于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个BP,已发展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惠及企业户数最多、行业覆盖面最广的普惠型政策金融产品。

  上市企业

  鼓励企业直接融资

  上市最高奖励450万元

  4月12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海创药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这是成都第14家科创板企业。

  海创药业是一家创新药企。自2017年开始,临床项目加速推进,对项目研发资金的需求也同步加大。为解决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企业启动资本市场发展之路。在科创板改革机遇下,昨日成功上市。

  海创药业的上市,是近年来成都科技型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成都出台的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30条政策提出,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对拟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的成都市企业,上市申请被证监会受理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对首发上市的企业,按实际募资净额(扣除发行费用)的1%给予最高不超过350万元奖励。对进行再融资的成都市已上市企业按融资净额中投入成都的5‰给予奖励,单户企业奖励不超过50万元;对非上市企业直接融资单笔融资净额(扣除发行费用)达3000万元以上的,每笔奖励10万元,单户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03

  帮扶账本

  政策支撑+自我变革

  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

  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成为受冲击最明显的行业之一。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让企业经营颇为艰辛,急需政策再扶一程。成都看到了广大市场主体的韧性和努力,也关注到了市场主体的困难和诉求,推出了包括日前发布的助企健康发展30条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成都市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健康发展。一条一条、一项一项,“政策账”带来的市场影响如何?

  餐饮企业

  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更重要的是稳定人心

  论成都火锅的代表,小龙坎必然算得上。尽管小龙坎的持续“破圈”让其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冲击”也是客观存在的。四川小龙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硕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餐饮企业,我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加强餐饮零售等行业帮扶’‘降低经营成本’‘减免房租’‘金融信贷支持’等措施。”

  日前出台的30条政策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李硕彦的心里有本“账”——“从资金补贴、金融信贷支持等方面都可以给到企业一定帮扶和支持。”

  众所周知,房租、人力等多重成本压力是餐饮企业亟待解决的困难。李硕彦分析表示,“成都利用普惠政策全覆盖,在通过房租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以外,还针对受疫情影响相对严重的餐饮、零售、文旅、交通运输等行业进行专门的奖补支持,政策措施很用心,企业也很‘安心’。”

  不仅如此,支持服务业企业上规模上台阶,且附有《助企惠企政策服务专项通道表》,公布了各项政策牵头部门和联系方式,为企业申报兑现做好准备、提供便利的措施同样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少全就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助企纾困政策一波接着一波,确保政策落地并真正惠及企业至关重要,这一条条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更重要的是稳定了人心。”

  会展企业

  优惠政策就是一场“及时雨”

  也折射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会展业是服务业领域受疫情冲击的又一行业。在英富曼维纳展览(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红波看来,日前发布的助企健康发展30条中,特别提到要夯实文旅和会展行业恢复基础,并发布惠及会展业的针对性措施,让企业看到政府做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是非常积极的信号。“更重要的是,这些政策对于整个行业都会是一场‘及时雨’,也折射出了未来发展的一些方向和趋势。”

  疫情对会展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少展会项目一度取消或延期举办。崔红波表示,未来会展企业要找到适合自身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平衡点,如通过数字化与新媒体的结合,提高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线上线下的高效互动等。“一方面增加参展企业展前的线上曝光量、品牌推广、活动策划等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则及时搜集专业观众的实际采买需求,提高开展时的贸易匹配效率,进而达到多方共赢。”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